[露營瘋提醒]如何避免戶外雷擊的危險

閃電與雷聲的形成

夏天一到,常常都會遇到這樣的情形:上午晴朗而炎熱,令人受不了,但是一到下午之後,天空馬上變了一個樣,不但烏雲密佈,而且閃電雷聲不斷,住在山區的人一定感受深刻,像花生米一樣大的雨滴加上一陣陣風吹過來,讓人躲也躲不掉,撐傘根本是一點用也沒有,有時候在郊外一不小心甚至還會被雷擊中,相當危險,到底閃電與雷聲是怎麼形成的呢?

其實大多數的閃電都是連擊兩次,第一擊是一股看不見的帶電空氣,一直下到地面,或是由地面到達空中,它就像是一個開路先鋒,為第二次的閃電帶路,當第一擊的閃電打下來的那一瞬間,一道迴擊電流就延著先前所開的路跳上來,於是就發生看的見的閃電,所以說,看的見的閃電是第二擊。

這種迴擊電流有一個電力核心,它的周圍有一圈像管子一樣的炙熱空氣把它套住,由於磨擦,這層熱空氣就會發光膨脹和爆炸,爆炸發生時差不多馬上就看到閃電,但是雷聲總是稍後才到,這是因為聲音的速度是340m/s,而光的速度是30萬km/s,光的速度遠比聲音的速度要來的快,所以總是先看到閃電而後才聽到雷聲,決對不是因為眼睛長在前面;耳朵長在後面的原因呦!

如何計算落雷區距離

只需將閃光和雷聲之間的秒數除以3,便可估計你和雷暴相距多少公里。舉一個例子,如果你看到閃電後9秒才聽到雷聲,雷暴應離你大約3公里。如果你幾乎同一時間看到閃電及聽到雷聲,雷暴一定非常接近,你要立即找地方躲避了。(參考資料)

 

雷雨的形成

 

在夏天,常常會有午後雷陣雨出現,雷陣雨是由雷雨胞,也就是雷雨雲所降下來的,通常,單獨的一塊雷雨雲,它的生命非常短暫,一般不過維持一、二個小時,在這當中可以劃分為發展期、成熟期及消散期。

 

 

所謂發展期就是在上午,由於地面受到太陽的照射,都變的相當熱,到了接近傍晚的時候,太陽光不再那麼強,空氣的溫度也比較低的時候,上午受熱的地面也開始散熱了,我們都知到,暖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的原理,所以受熱的地面開始散熱的時候,這些熱氣就會往上升,把溫暖潮濕的空氣帶到半空中,因為愈往高空,氣溫愈低,所以空氣中的水汽便開始凝結成雲,當氣流不斷上升,水滴就會愈來愈大,最後大到太重而無法再上升的時候,就達到成熟期了,在此之前就是發展期。

到達成熟期的時候,雨滴變開始落下,在這之前或者是同時,會有一股下衝氣流,所以會造成涼爽的陣風,當陣風吹起,就表示一場雷雨即將要來臨,當大顆的雨滴不斷的落下,便是我們所看到的雷雨。

 

地面的熱空氣往上升,加上降雨的時候從高空帶下的冷空氣,於是冷空氣與熱空氣不斷的混合,空氣中的溫度也逐漸達到平衡,雨水也使得地面涼了下來,所以,上升的氣流逐漸消失,雷雨雲的形成來源就終斷了,雲層也不會愈來愈厚,反而因為降雨使雲層愈來愈少,這就是消散期。所以,在夏季短暫的雷雨過後,天氣常常很快的轉晴,有句話說〝雨過天晴〞,就是這個意思。

 

預防雷擊

 

當我們到郊外出遊時,若遇到大雨,又是在空曠處的話,告訴你,寧可淋一點雨,去找比較隱密的躲雨處,也不要就近的躲在涼亭中,因為一般許多在郊區的涼亭,為了擁有良好的視野,都是建在比較空曠的地方,所以容易成為雷擊的目標。另外,若是待在車上也會比較安全,但是千萬記得,車頂上的天線要收起來,以免也成為雷電的目標。

 

在雨天,由於靜電比較小,所以雷電通常會引到最高處,因此,在曠野中遇到下雨,最好不要找高大的物體躲避,而要讓自己愈貼近地面愈好,另外還有一樣,那就是,遇到雷雨時,穿什麼樣的鞋子也是預防雷擊很重要的關鍵,提醒你,在雨中最好不要光腳,因為,有時候雷電不一定會打到最高處,當雷打到地面,把電荷從地底散掉時,若光腳,又剛好踩在兩個不同的電壓上,那麼電馬上就會往身上跳,如果穿著鞋底是橡膠製的鞋子,則具有耐水不導電的特性,是最安全的,而皮製的鞋子相信大家都很喜歡穿,因為柔軟舒適,但是它一遇到水就全部濕透,反而會導電不安全。

 

 

避免雷擊的方法

 

雷雨發生時,經常會伴隨著打雷、閃電,家裡有小孩的觀眾應該常有小孩被嚇哭的經驗,根據科學家的估計,在一場大雷雨中所放出的能量,遠比一顆原子彈所產生的能量還高。這就是為什麼在雷雨發生的時候,常常會有人遭受雷擊而導致生命的危險。

 

目前,可以說是進入了夏季的天氣型態,白天高溫炎熱,不過由於太平洋高壓的勢力還不是很強,所以在午後熱對流旺盛之下,會有午後陣雨甚至雷雨的現象發生,尤其是山區,雨勢及雨量都會比平地要來的大,所以在落雷的時候,有許多事情是要特別注意的,比如說:

1. 不要接近孤立的凸出物:像高樓、鐵塔、電線杆、煙囪…等等,更不要站在空曠的高地上或大樹下,因為這些孤立而凸出的物體,往往容易成為目標而遭受雷擊。

2. 不要待在水面上:也就是說,避免在戶外游泳或划船,甚至是任何的戶外水上活動都不適合,因為水面上的人和船也是相當凸出的物體,容易成為放電的目標。

3.不接近金屬及潮濕物:因為這些都是容易導電的物體,所以打雷時,千萬不要接近電線、自來水管、銅器、鐵器等物品,另外,也要提醒您,最好能夠避免穿汗水浸濕或雨水淋濕的衣物,也不要靠近潮濕的牆壁。

4.雷擊發生前,天氣會變得很沈悶,因此在戶外活動時,要提高警覺,格外小心,盡速走避或返家。

5.雷擊發生時不可在曠野活動,或在稜線上行走,也不可在水中游泳、湖中划船、池旁釣魚,以免自身成為突出的導電目標。

6.切勿接近鐵塔下、樹幹下、電線桿下,以避免遭落電擊傷。

7.身上不可攜帶金屬物品,如雨傘的高架、帳柱頂上的鐵帽、小收音機及其他金屬用具等,預防感電。

 

8.露營時,應先在適當地點或大樹上架設避雷針。

9.絕對不可在雷雨中散步,更不可穿著濕衣服在雷雨中活動。

  

以上都是避免雷擊的方法,若能時時記在心中,就能避免在狀況發生時,造成無法彌補的遺憾。

被雷擊中後如何救護

當某人被雷擊中後,人們往往會覺得他身上還有電,不敢搶救而延誤了救援時間,其實這種觀念是錯誤的。如果出現了因雷擊昏倒而“假死”的狀態時,可以採取如下的救護方法。

首先,是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雷擊後進行人工呼吸的時間越早,對傷者的身體恢復越好,因為人腦缺氧時間超過十幾分鐘就會有致命危險。如果能在4分鐘內以心肺復蘇法進行搶救,讓心臟恢復跳動,可能還來得及救活。

其次,對傷者進行心臟按摩,並迅速通知醫院進行搶救處理。如果遇到一群人被閃電擊中,那些會發出呻吟的人不要緊,應先搶救那些已無法發出聲息的人。

如果傷者遭受雷擊後引起衣服著火,此時應馬上讓傷者躺下,以使火焰不致燒傷面部,並往傷者身上潑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等把傷者裹住隔絕空氣,以撲滅火焰。

遭雷擊不一定致命。許多人都曾逃過大難,只感到觸電和遭受輕微燒傷而已。也有人遭雷擊可能導致骨折(因觸電引起肌肉痙攣所致),嚴重燒傷和其他外傷。

雷電傷人是經常發生的,如不躲避或避雷措施不當就會遭受很大威脅。

雷電傷人主要是強大的雷電電流的作用。它對人體的主要危險。往往不是灼傷。如果雷電擊中頭部,並且通過軀體傳到地面,會使人的神經和心臟麻痹,就很可能致命。人受雷電電流衝擊後,心臟不是停止跳動,就是跳動速率極不規則,發生顫動。這兩種情況都使血液循環中止,造成腦神經損傷,人在幾分鐘內就可以死亡。遭雷擊後搶救及時還是有可能復活的。有時即使感受不到受害者的呼吸和脈搏,也不一定意味著“死亡”。

如能及時搶救(如人工呼吸),往往還能使“死者”恢復心跳和呼吸。此外,雷擊可能使傷者的衣服著火,也可能會熔化傷者的金屬飾物和錶帶。

如果傷者衣服著火,馬上讓他躺下,使火焰不致燒及面部。不然,傷者可能死於缺氧或燒傷。也可往傷者身上潑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把傷者裹住以撲滅火焰。傷者切勿因驚慌而奔跑,這樣會使火越燒越旺,可在地上翻滾以撲滅火焰,或趴在有水的窪地、池中熄滅火焰。用冷水冷卻傷處,然後蓋上敷料,例如用折好的手帕清潔一面蓋在傷口上,再用乾淨布塊包紮。

如果觸電者昏迷,把他安置成臥式,使他保持溫暖、舒適。立即施行觸電急救、人工呼吸是十分必要的;當然一定要立即送醫。

打雷保命姿勢

打雷保命姿勢

如果感覺到雷電近了,立即雙腳併攏蹲下,雙手抱頭藏在兩膝間。雙腳併攏是為了避免跨步電壓,雙手抱頭是為了在遭遇雷擊時使雷電流通過手臂和軀幹體進入地下,以此作為泄流通道,而不是沿心臟和胸部流動,避免致命傷害。

姿勢

1 保持蹲下姿勢,儘量將身體貼近地面,越靠近地面,被雷擊中機率越低,但記住不要躺在地上。

2 不要接觸任何可能導電的物體。

3 當你頭髮豎起,皮膚有刺疼感,這是雷電將至的信號,請按照圖中姿勢蹲下。然而有時候雷電來臨時什麼預兆也沒有。

4 用手捂住耳朵防止即將在你身邊落下的雷爆發出的巨大聲響讓你失去聽力。

5 記住你身體唯一和地面接觸的部分只能是腳尖。雷電擊中地面後會進入你的身體,與地面的接觸面越小,被電到的可能性越小。

6 保持腳跟部分接觸,如果電流真的進入了你的體內,這樣做會形成迴路,電流會在進入腳尖 或由另一隻腳尖流出,避免電流經過身體其它部分。

參考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三立新聞網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